首页 > 教学资源

金色的鱼钩教案(多篇)

时间:2025-07-17 07:11:31
金色的鱼钩教案(多篇)(全文共9818字)

【前言】金色的鱼钩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金色的鱼钩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请四名同学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

2、说一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环境。先由一同学说,然后大家补充或纠正。

3、说一说哪些地方你最受感动,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文中外貌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课文第二段。

思考讨论

(1)指导员对老班长说,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上级”“保姆”“勤务员”各是什么意思?老班长一路上是怎样做好“上级”“保姆”“勤务员”的工作的。

(2)在第二段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的、语言的语句,还有一些是对事情过程的交代。这些内容都是体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说说哪些内容符合以上的意思。

3、指导老班长和“我的对话的朗读”。要通过对话的朗读,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以上的学习方法。

1、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集体讨论,同学之间纠正、补充,教师作必要的引导。)

3、指导朗读第三段。

四、小结

1、老班长为什么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为了鱼太少了吗?

2、通过老班长带领我们过草地的一系列言行,说说老班长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

五、指名读第四段。

思考讨论

在这长满红色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体会和感想写下来。

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主要人物

1、出示长征系列图片,思考: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情? 长征,当我们感叹红军创造的这一奇迹时,也应该去看看这伟大奇迹背后那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让我们来认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课文中对老班长的描写:他,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2、这是属于哪一种描写方法?这描写的是谁? 明确:外貌描写 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也是一位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生命的英雄。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英雄人物,齐读课题(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故事主角是老班长,那又为何以鱼钩作题?鱼钩又怎么会是金色的呢?

4、回顾自主学习的方法:文章读薄、重点读厚、主题读透

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将文本读薄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借助六要素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在我们解开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谜底之前,先来将这些词语读准确: 颧骨、两鬓、斑白、搪瓷、严厉、收敛、疙瘩、粗糙、抽噎、红锈、宿营地、青稞面、喜出望外、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 3、交流课文各要素,并将六要素连起来。概括就是去烦就简,这是略读课文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大家一起把它们连成一句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三、以老班长的外貌为主线,将重点读厚。

(一)抓住老班长的外貌变化,体会老班长的形象

1、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在文中作标记。

2、第一处:“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①大家读一读,发现了什么?是啊,一个快四十的人怎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呢?

②你读出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③小结:可想而知,在长征途中他必定是饱经风霜,多么平凡朴素的一位红军战士啊!

3、第二处:“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①看到的老班长似乎遇到了什么难题。什么叫“合不拢眼”?老班长又为什么“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请你给大家解释解释。

②是的,饥饿正一步步的向他们逼近!如果找不到食物,大家将有生命危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看似平静却暗藏杀机的大草原。(图片理解困境)

③如果再找不到食物,他们也将长眠于此,你说,老班长还能睡得着吗?他们能甘心放弃吗?多少人在等着他们走出草地?

④正当老班长为找不到吃的而忧虑时他发现了什么而变得喜出望外?他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这一忧一喜之间,你看出来这是一个怎样的红军战士啊!(板书:尽职尽责)

4、第三处:“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①是什么原因,老班长的笑容收敛了?他在担心什么?仅仅是担心他们不喝吗? 是啊,还担心他们没有体力支撑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刻啊,担心自己不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②当他看到我们吃完,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又是一忧一喜,说明了什么?,这是一个舍己为人的红军战士!(板书:舍己为人)

5、第四处:这鱼汤,他自己有没有喝过一口?我们来看看,老班长最后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出示:“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板书:忠于革命)

6、结合板书小结:从老班长外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 ……此处隐藏5406个字……鉴这种写法。

5、回顾感动的场面

师:这篇文章句句感人,字字动情,字里行间渗透着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选择课文中令你感动的情节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

(组内互读或者指名读)

{指导学生朗读。}

6、理解“金色的鱼钩”的含义

师:对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鱼钩长满了红锈,还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提升认识,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老班长这种崇高的精神,鼓舞着三个小战士,也鼓舞的所有的红军战士,相信他高大的形象也永远的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了,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像作者珍藏这枚鱼钩一样,把老班长的精神珍藏在我们心间!

小学六年级语文《金色的鱼钩》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读记记颧骨、两鬓、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的教育。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4、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收集有关长征的图片、文字等资料,通过课前阅读,熟悉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快速默读课文,读时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变化,读后谈谈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畅谈初读后的感受,学生会谈到会被班长为革命,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品质感动。这样能及时释放学生心中的感动,又能根据学情来展开下面的教学。〕

三、精读品析,体会情感

1、

同学们都被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伤员而不顾自己的崇高品质所感动。带着这份感动再次走进课文,细细品读描写老班长的句子,想想它们为什么让你感动。

2、

品读重点句:

---从外貌体会中心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

A.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

(满脸的皱纹证明他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斑白的两鬓说明他饱经风霜的考验。他比我们还瘦得厉害,反映他内心为病号的担忧和焦虑。)

B.抓住表现苍老的重点词朗读,读出感动。

(2)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老班长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这充分说明他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

-――从语言、行动、神情体会中心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A.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B.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A.自由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片段令人感动?

(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极其艰难。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在坚持。)

B.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点词朗读。

(3)学习耐心劝导小梁片断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诉别人。

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交给我。我怎么向党汇报?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

A.说出内心感受,为什么让你感动?

(老班长意在稳定小病号的情绪,保护他们的身体,坚持走出草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有半点忧。)

B.指导朗读

(4)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A.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并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B.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行的神态,反映了老班长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为病号吃苦,为革命受难的高贵品质。病号不吃,老班长皱起眉头;吃了,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一丝笑意。强烈的对比,鲜明的映衬,把他为谁忧愁、为谁欣喜,为啥痛苦、为啥欢乐表现得一清二楚。)

C.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5)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A.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B.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分光和热。)

C.指导分角色朗读。

(注意读出老班长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战士们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最后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四、品味金色,升华情感

师引: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做成的钓鱼钩。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出示句子)

(1)为什么说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2)深情朗读中心句。

五、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1、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同学们能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的鱼钩的故事吗?

讲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叙述的条理要清楚,可采用倒叙方法进行叙述。(2)注意把课文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渲染出故事的情境,从而使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2、同学们练习后复述。

六、布置作业

1、把最让你感动的地方用最富深情的朗读来体现。

2、课后实践活动:可组织长征题材故事会、图片展览会等。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金色的鱼钩教案(多篇)范文。

《金色的鱼钩教案(多篇)(全文共981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