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精品多篇)

时间:2025-07-23 07:11:46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精品多篇)(全文共7725字)

【导语】建党伟业的观后感(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建党伟业观后感500字 篇一

张雪怡

昨晚,老班带着我们看完《建党伟业》后,心情澎湃,整部电影给人一种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的感觉。特别是在结尾在嘉兴南湖游船上召开中国共产党一大盛况,虽然只有十二人,但这无疑是在黑暗的旧中国开启了一盏明灯。

尤其在念到《共产党宣言》的时候:“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满分作文网在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从嘉兴南湖的小游船到井冈山的丛林,从延安的窑洞到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就是这种力量在祖国最艰难,名族最危险的时刻,凝聚起民族的灵魂,支撑起民族的脊梁。从小岗村的红手印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从世纪伟人南巡讲话到神舟飞船漫步太空,又是这种力量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我们从贫穷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今年的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100年数不尽青山伴忠骨,海天映赤魂。100年道不完丰功书万卷,伟业垂千史。因此我们有这种力量又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我们的阻略,有智慧,有能力,坚定不移地遵循马克思主义指示方向,引导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种力量就是英雄的国共产党人的力量。

《马语者》观后感 篇二

98年的《马语者》我一直想看却没有看,当初不看是对的。此类小众影片只有当下的我才能看懂和欣赏它。

惊喜得发现片中14岁女儿扮演者是斯嘉莉·约翰逊,她小时就清新脱俗演技棒棒,和我多年前发现《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小女孩扮演者娜塔莉·波特曼时一样意外(看她们就好像自己没有过童年一样)。而女主安妮的扮演者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曾在另一部我喜欢的影片《英国病人》中有出色表演,此片中她又是类似的经历:已婚身份被人爱和爱人。男主汤姆,这个具有人格魅力的表演者也是本片的导演罗伯特·雷德福,我看着面熟,但想不起在什么影片中见过。他拍此片时已62岁,脸上坑坑洼洼,但还是不能掩盖他的魅力和风采。美国男人,服了。

简单介绍下人物:

母亲安妮:外交官之女,12岁没了父亲,为知名杂志社主编。坚强、刚毅、果敢,也强势。

父亲罗伯特:律师,深爱妻子和女儿,戏份不多。

女儿格蕾丝:14岁,家中唯一女儿,精于骑马。有一匹名为“朝圣者”的优良马。

马语者汤姆:具有与马交流的特殊才能,深谙马文化的西部牛仔。

故事内容:格蕾丝和小伙伴在大雪纷飞的纽约州北部骑马聊天,结果发生意外。小伙伴当场毙命,格蕾丝幸免于难,但右小腿截肢,而马“朝圣者”受伤严重,活着是个奇迹,且心理也受到极度惊吓。母亲安妮没有接受兽医给“朝圣者”安乐死的建议,她认为马和女儿一样能重新治愈并开始新的旅程。她在一堆资料中找到了马语者汤姆·布克,在请求对方来纽约未果的情况下,决心亲自开车带着生病的女儿和马去西部找马语者。

谈几个让我深有感触的地方。

1、淡定与坚强。

这一幕出现在医院,从职场纷繁中回来的安妮,听到女儿要截肢的噩耗没有悲恸哭泣,很淡定。既然已经发生,安然接受,这在西方价值观里较为普遍。她努力让女儿振作,一个人长途驱车来到西部寻找马语者,哪怕只有一线生机。当然她也有敏感脆弱之时,当马语者驯马时能为马儿感动落泪,甚至不能直视。我想对于一个在纽约历练的精英女士,这样的戏份处理是比较合理的。她的伤痛在内心深处。而她的痛在母女俩抱头痛哭那出戏里得以诠释:女儿不满母亲的自以为是,不满她对她的高要求,她责问母亲把她塑造成完美女儿形象意在彰显她完美母亲形象。她告诉女儿只想她将来长大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想成为什么。如果不真心爱着女儿何必千里迢迢驱车来到空旷的西部,不被理解甚至还被老板炒了鱿鱼。

2、收敛与理智。

安妮和汤姆暗生情愫,在几次交锋后两个骄傲和优秀的心灵慢慢靠近。在结尾处,安妮问汤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意指两个人怎么就发生感情了)?”汤姆说:“我就不问那些问题。我不敢爱上你,可是我爱了。”我真觉得汤姆答得睿智,真正的爱情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但他又是那么理智,当安妮问他她是否多呆几日,他问:“然后呢?”是啊,他俩注定不能在一起,多处几日又有何意义?

觉得这部片子好,是因为人生充满变数,当不幸降临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还有人到中年面对不期然的爱情要如何抉择?影片至少回答了这两个问题。第一个的坚强面对,积极应对。第二个的理智克制,藏于内心。

还有觉得好的地方是男女主人公把各自人物性格演绎得很成功,我极为喜欢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性格有骄傲有气场有能力有魅力,也因于此,他们相互吸引。

印象比较深的一出,汤姆让格蕾丝学开车。汤姆问格蕾丝会开车吗,格蕾丝说年龄不够。汤姆说年少学艺才能精。格蕾丝看他认真,胆怯地说她不行,或者说不能(右小腿是假肢)。汤姆边上车到副驾驶边说:“我可没有一整天的时间。”于是格蕾丝架不住他的气势只好坐到驾驶位上……最后成功了,即使是假肢即使年龄不够,格蕾丝也开得很好。当然这是电影剧情,我想说的是,有些人天生气场足,学艺精,能带给人信任并自信,这既是种能力也是种魅力。

关于建党伟业的观后感 篇三

首先非常感谢国际教育学院党支部给我们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机会,和这么多思想先进、品德兼优的同学和老师共同欣赏我党伟大的诞生过程——《建党伟业》。

这部影片刚上映时,只听大家议论豪华的演员阵容。大牌云集,想必他们也是抱着对党无比崇敬的心情拍完这部戏的。173位明星倾情演绎了90年前那波澜壮阔、历史意义极为深远的一幕幕。在“数星星”的同时,我被北大“新文化与旧文化”的激辩场景所感染,被“五四运动”的宏大场面深深震撼,甚至热血沸腾,我一直把自己想象成当时的学生,处在那时那景,我也一定会奋不顾身赤手上街游行反抗,或许我还会拿着大喇叭站在高处呼吁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方豪说:“谭嗣同说过,各国变法皆有牺牲,我国变法,流血自我辈始!”然后她们轰轰烈烈的冲过路障,路障的另一边是荷枪实弹的北洋军,但是没有一个人开枪,他们就这样被冲过去了!然后我就忽然湿了眼眶,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士兵。

随着镜头扫过喊冤女,我的心又被深深的振了一下。那姑娘跪在地上,举着一个巨大的“冤”字(血字),然后有一个北洋军的小头目过来劝她:“姑娘,你有冤要去监察厅申诉啊!”姑娘说:“我们的冤屈太大了,监察厅接不了!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为青岛喊冤!”后面的学生口号随即响起,小头目无奈了。一个小姑娘,心里得有多大的精神支柱,腔里充斥着多少爱国热情,才有勇气跪在那里喊冤!这是我第二次有了想哭 ……此处隐藏2671个字……政治层面不说,从观赏性角度上讲,被处于风口浪尖的《建党伟业》,尽管有着不同角度的质疑,但却是一部还原了当时历史背景,客观描述当时风云人物且用心制作的电影。在各地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庆祝建党活动之际,能看到这么一部充满理性的献礼电影实属可贵啊!

不可否认有极少数的群众质疑这与一些地方所搞的活动一样,是一部形式主义感极强的“马屁片”,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我个人认为不是,一个富豪,长得十分丑陋,而你说他长得怎么怎么好看,这个叫拍马屁,但是倘若一个富豪,曾经长得十分好看,后来长残了,你说,哎呀你以前真好看。这个就不能叫做拍马屁了。当然,这部分群众的质疑,主要还来自于对地方掌权机关的失望(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尽管某些不妥当政策是个人利用职务之便造成的,但老百姓根据宪法及党章依然有权利问责政党或者机关,所以不要介意!)本片在很多细节上,有闪光点,虽然对于很多可以作文章的点都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建党应该没有修改多少历史……因为那个年代我党还没有做那些需要被修改的事情。所以综上所述,《建党伟业》不是一部“马屁片”。

看到该片我对一些人一些事深有感触,甚至还有一些眼泪。我在看到学生运动的时候哭了……这个眼泪是怎么回事呢巴黎和会失败以后,北大的学生上街游行,但是街道被封住了方豪(可能是别人)说,谭嗣同说,各国变法皆有牺牲,我国变法,流血自我辈始!然后她们轰轰烈烈的冲过路障,路障的另一边是荷枪实弹的北洋军。每一个手上都拿着枪的北洋军,但是没有一个人开枪,他们就这样被冲过去了!然后我忽然就湿了眼眶,不知道是为了学生,还是为了士兵;还有就是一个喊冤女,那姑娘跪在某地,举着一个巨大的“冤”字,然后有一个北洋军,貌似小头目,过来劝她,姑娘,你有冤,要去检察厅申诉啊!姑娘说,我们的冤屈太大了,检察厅接不了,我们是为四万万同胞喊冤,为青岛喊冤……然后大家一起喊口号。那头目无奈了……我只是想到,倘若此情此景发生在今天,姑娘跪在同样的地方会是个什么情景啊!不说了,大家都懂。。。然后,有点想哭……

周恩来等几名同学被关进牢里,绝食进行抗议省厅长来看他们,问他们有什么条件,才能吃饭,周恩来表示,我们要读书,我们要看报,我们要吃年夜饭,厅长表示,统统照办。周恩来又表示,我们要吃年夜饭。厅长继续表示,等除夕,我个人请你们被捕的26名学生吃饭。我只想说,这是北洋军政府官员,如果放在今天,绝食到死会不会有官员来出面听取学生意见呢?

胡适先生上课的时候,同学提问,听说您对陈独秀和李大钊先生提出了批评?胡适先生淡淡一笑:怎么?他们批判不得吗?共产主义,不过是一种理想…… 学术界曾经这样自由过,曾经可以批评的学说,如今还可以吗?恐怕我只能用一句陈述句来表达了,那就是如今“原则上”我们可以批评。。。

我们应该去看这部电影,我们应该去看看,北洋军政府是怎么对待学生的,我们应该去看看,我们的先辈是用怎样的心情去建立起我们今天的组织的,我们应该问问自己,九十年过去了,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综上,我个人认为,《建党伟业》不是一部马屁片,正如有人所说,这部片子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时代“共产党”这个词语,虽然是敏感词,但是不是贬义词。此片内涵丰富,值得同志深思。

建党伟业观后感400字 篇八

张予茜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建党伟业》。经过两个小时的认真观看,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革命老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拯救中国。伟大领袖毛泽东爷爷的样子更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我们中国共产党真伟大,经历了无数的失败、苦难和成功。前辈们的牺牲,拯救了危难中的祖国。历经千难万险,是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以前,我们中国饱受欺凌,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今天,我们的国家如此强大,人民都过上了好日子。现在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向英雄们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爱党爱国,长大以后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中国人只有团结一致,力量才是无穷的,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的强大力量。正是先烈们无畏的精神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小学生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发奋图强,长大才能守护我们的祖国妈妈。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盛!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九

2021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日子,我校管理学院青马班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淬炼初心学党史,砥砺奋进谱新篇”主题观影活动,作为青马班的一员,我十分荣幸的参与观看了这部电影。影片给了我无数感动,也让我为之沸腾。

影片《建党伟业》,该片主要围绕1921年前后的历史事件展开,展现了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光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它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周恩来等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了他们在风雨摇摆的时代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

观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影片后,我又一次深刻的认识到,在当时的旧中国,无论是封建王朝还是北洋政府,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其他民主派,无论是议会制、总统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救不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不二选择。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十

在党的一百周岁来临之际,近日观看了《建党伟业》,观看影片后,不由得为群星熠熠得演员阵容所震撼,但更多得还是随着影片的叙述,使我得以重温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再次感受革命先辈在那段峥嵘岁月里的热血与激情,感受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崇高的信仰和不懈的追求。

电影《建党伟业》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脉络,以不同空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为故事的着眼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娓娓道来,精彩绝伦,引人入胜。

这部电影所叙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拉开辛亥革命的开始,到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虽然短短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十年,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的事件都在这十年里,比如袁世凯称帝,比如巴黎和会,比如五四运动,等等。

最让我感到激动莫名的电影桥段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全面失败,日本全面接收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益看到顾维钧愤而退席的身影,让我深感弱国无外交、眼睁睁的看着国家被列强瓜分的屈辱,看到全国各地的芊芊学子们走上街头,高呼着“爱国无罪”、“革命万岁”等口号示威、游行,看到那鲜血书写的大大的“冤”字,那种痛苦、愤怒的心情让人不免觉得感伤,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就这样以其独特的魅力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脑海里,凝固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之中。

我想影片除了有纪念意义外,一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能感受到的最炽热、最直接的。作为国家的公民,我想我们必须要做的就是对爱国情怀的认同。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风雨、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历史波澜壮阔,学习和宣传党的历史任重而道远。同时,今天的美好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提升自己。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建党伟业的观后感(精品多篇)范文。

《建党伟业的观后感(精品多篇)(全文共772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