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时间:2025-05-28 07:11:40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全文共8378字)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 绘画、设计作品要求是创作。(不能临摹)

2. 题目自拟,内容、表现形式不限。(国画、油画、设计均可)

3. 尺寸大小:

国画四尺对开

油画半开

设计八开素描纸

4. 作品上有落款、名章及作画时间。(近期作品)

5. 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学习中心名称,学生学号及姓名。

关于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作品

邮寄的通知

由于美术专业毕业论文需要提交创作作品,因此美术专业学生只在论文系统内完成选题即可,不再作其他操作。并请在2014年4月10日前提交2014级春美术专业毕业生作品到学习中心,由学习中心统一邮寄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截止时间4月20日(以邮戳为准)。

邮寄地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办朱玉霜 (收)

邮编:400715

备注:请学生及学习中心检查学生是否在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

学习中心名称,学号及姓名;若没有标注学号及姓名当作未提交处理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 绘画、设计作品要求是创作。(不能临摹)

2. 题目自拟,内容、表现形式不限。(国画、油画、设计均可)

3. 尺寸大小:

国画四尺对开

油画半开

设计八开素描纸

4. 作品上有落款、名章及作画时间。(近期作品)

5. 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学习中心名称,学生学号及姓名。

关于美术专业毕业创作作品

邮寄的通知

由于美术专业毕业论文需要提交创作作品,因此美术专业学生只在论文系统内完成选题即可,不再作其他操作。并请在2014年4月10日前提交2014级春美术专业毕业生作品到学习中心,由学习中心统一邮寄至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截止时间4月20日(以邮戳为准)。

邮寄地址: 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务办朱玉霜 (收)

邮编:400715

备注:请学生及学习中心检查学生是否在作品背面左上角标明

学习中心名称,学号及姓名;若没有标注学号及姓名当作未提交处理

第二篇: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

美术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一、美术教育方向

1.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2.“审美素质教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解决的问题

3.浅谈小学美育

4.中学美术教学探究--中学美术课应解决的两个问题

5.试论美术课中轻松愉快氛围的营造

6.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7.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8.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美术素质教育

9. 浅谈中小学美术绘画技能的训练

10.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绘画创作中增强美术素质

11. 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学,塑造完美人格

12. 如何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

13. 中学美术欣赏课学习方法研究

14. 浅谈培养儿童学画

15. 谈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16. 怎样搞好美术特长生培养

17. 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美术教学

18. 中学美术教育与提高素质教育的关系

19. 中学美术如何渗透环境意识

20.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之我见

21. 怎样体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

22. 谈中小学美术教(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首页wWW.)育的意义

23. 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24. 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思考

25. 谈美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6. 中小学美术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27. 做现代中学美术教师

28. 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9. 中小学美术课应解决的问题

30. 小学美术教育畅想

31. 素质教育观下的早期美术教育浅论

32.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绘画技能的训练

33. 浅谈对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常识与欣赏课的几点认识

34. 中学美术教育改革初探

35. 浅论美术课堂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营造

36. 试论初中美术设计应用课的教学方法

37. 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38. 美术课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9. 浅谈怎样搞好中学素描教学

40. 论儿童个性化的发展

41. 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速写作用之散论

42. 对现今中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43.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44. 美术教育与儿童创造思维发展

45. 如何迈向开放式教学新格局——论素质教育与美术

46. 中小学美术课的再评价与再创造

47.浅谈中学色彩教学

48. 浅谈风景写生教学

49. 素描静物在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性

50.从“像不像”看美术教学

51.幼儿美术教育初探

二、绘画方向

1.中国画创新的道路探索

2.浅谈中国工笔人物画的“传神写意”

3.浅谈素描写生

4.简论书法用笔与中国画笔墨

5.谈画好素描的窍门

6.浅谈艺术中的“目视”与“神遇”

7.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8.论水粉画写生“水”和“白粉”的运用

9.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10.浅析中国画的美学理念

11.中国画设色中的变色

12.重视眼、脑、手的训练

13.浅论中西绘画中的线条艺术

14. 浅谈美术的功利价值早于审美价值

15. 浅谈中国山水画

16. 浅谈中国画的”形“与”神”

17. 浅谈素描创新——造型、审美、感知能力

18. 略论中国画的构图

19. 浅谈写意花鸟的赋彩

20. 如何看待“笔墨等于零”

21. 浅谈中国画 ……此处隐藏3494个字……现星星的亮呢?况且用白色的蜡笔作画,在远处根本看不见。如何又快又清晰地去表现呢?当我提出用水彩的蓝与紫去表现时,学生将信将疑,当画面呈现在面前,再仔细回想时,学生顿时醒悟。从而明白了蜡与水不容的特性,同时也对美术的表现技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又如,在上《小提包》一课中,我利用了人在欣赏过程中常表现出的“求新,求异,求奇”的心理,在课前请同学到生活中找材料,如小积木,不同形状的橡皮、笔套、螺钉等。已开始,他们都不明白这些实物有什么用,当在课中通过方块、笔套等醮色的铜印,用蜡烛的烟薰纸再敲印等实验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在生活中这些细小琐碎的物件还能帮助人们设计出具有疏密、有序、不同机理的漂亮图案。使学生在做做想想中对美术的技法形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对工艺制作的认识,那就是工艺制作不仅仅局限于折、剪、粘贴,它还可涉及到日常生活中有用的或没用的物质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能触发创作的灵感。别看只是一颗螺钉,一个笔套,它能帮助你完成一幅美丽的画,更懂得了美源于生活得道理。

一根黑线,一块黑色,谁也不会去欣赏它赞美它。然而,当它置于特殊的环境或物件中时,黑色同样会放射出不同的光彩,这也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举过一个十分浅显的实例,他说:“我们是把玫瑰花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欣赏的。假如,我们从花朵上扯下花瓣并分析美的实质在何处,美就会遭到破坏。因为整体感是产生美感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体”与局部都是相对而言的。然而,在美术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只重局部不重整体的普遍现象。如,在画人物的五官只注重某一局部的画法,刻意地精心地去塑造人物某一局部的特征,而忽略了五官在脸部的美的黄金比率。在教学中,为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在教学《小提包》一课中,我首先认识到,让学生明白彩纸在提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找出和提包具有相同图案的彩纸,以及说说这样的排列会在制作中产生怎样的视觉效果?如果你来排列,准备怎样?一系列的问题,通过自觉的感性认识,即使学生的洞察力得到了强化,也使学生明了方块与彩纸在提包中所赋予的一种特殊使命。学会用整体的方法去观察作业的效果。又如,在上《一盆花》时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水彩画工具,因此对涂色带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把目光都放在色彩的条配上,从而只注意到了花的色彩的“艳”,而忽略了盆与花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盆在纸中的相应位置。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我通过三个不同形体变化的有趣人物,并给他们穿上漂亮的服饰,将这些人物形象与不同比例的盆花加以相对应,由于强化了所画的对象的整体造型特点,从而让学生明了构图的好坏是一个关键。不能仅把目

光停留在某一点上,静止孤立地去作画,而舍去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果这样,再美的事物也会显得不美了。

二、 对各种美术符号象征意义的理解。

一些形体、线条、色彩等符号,在美术中往往都赋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一种截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例如,红色象征庄严,绿色象征生命,水平线的开阔感、三角形的稳定感等。然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年龄的限制,因此,他们大多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去看结果。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决定颜色形态,很少顾及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在美术作业中,需发现有些学生偏爱明亮的颜色。而有些学生,偏爱灰色调。因此,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性,初步理解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再敲印中,我利用色彩之间的比较以及线条之间的排列,让学生通过色彩、线条的形状,进行想象:(1)把颜色同生活中所看到的事物联系起来。如看到红色,你会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这些事物又会给你怎样的感觉?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启示,很多学生都将红色与血、火、太阳甚至还将交通的信号灯、消防车等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让他们产生联想,将颜色同人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中为什么要用到这些不同的颜色,它们又各代表着什么呢?这时的学生,思维活跃,说出了红色在节日里可代表吉祥,幸福。交通信号灯表示停止。消防车的红代表着危险等不同的含义。(2)从情感出发加以联想。如,为什么夏天喝的饮料的包装设计通常会用绿色做主题?从而引申出绿色给人们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正好迎合了人们的一种解渴的心情。由于有了先前的准备,由此学生想到了在敲印中既可使图案水平排列,也可不规则排列更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人的心情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敲印。从而使学生理解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排列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会给人一种不同的心理感受。

三、 对审美意味的理解

所谓的审美意味,是指事物或者是艺术品的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的审美特质。对审美意味的理解,并非靠刻苦的记忆或背诵就能获得的。它主要靠对形式的把握能力,同时有涉及到个人的经历,情感等因素。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公式,经过一定的计算和推理,就能得到统一的结果。而一件艺术品就像一个千变万化的魔方,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作品的审美意味的理解就会不同。由此可见,在对审美意味的理解中,关键的一步就是要摆脱常规思维的习惯。其次,还必须要有情感的投入。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画中的颜色会和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实际物品两样呢?从这个问题不难看出,我们的学生的理解力还受到一般常规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制约,他们还无法理解外界事物对所画物体的影响力,更无法把自己的感受与艺术家创作的心境以及所体现出来的蕴味相联系。这正如一件艺术品,有人领略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激情,而有人感受到的是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笔触所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在教学小提包一课中,假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为自己选择怎样的提包呢?这也就为学生设计制作提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那也就是在设计中,不仅仅要着眼于图案的常规排列、色彩等因素,还得考虑顾客的心情。因此,在制作

过程中,学生不仅设计出了许多漂亮的组合图案,而且还注意到了在折纸包时的整洁、挺括,以及为提包设计出了不同形状的手柄:有挖空形的、有穿绳形的更有自己设计剪制的手柄。课后,通过讲讲,说说,自评等环节,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既说出了创造意图,又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时的提包已不再是用简单的敲、印、粘、折制作成的纸提包,而是融合了同学的感知、情感和创造。把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意蕴融会在一起,从小提包的制作中深深的感受到了学生那份浓浓的热爱生活,主动乐观的精神。

如果说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知识的统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的话,那就更不能忽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理解力的培养,这是因为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我们需要用更精致的审美眼光,更因为未来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将有赖于人的审美意识的提高。

参考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请阅读以下相关范文:

浅谈右脑智力开发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学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小学美术毕业论文

美术专业,设计专业毕业论文

美术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美术毕业设计论文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全文共8378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