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

时间:2025-05-12 07:11:37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全文共18252字)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

坚持就是胜利!拒绝裸考!

本人注册思博已久,平时总是潜水居多,从思博中获益良多,今年幸运过关,趁着晚上有空写一下自己的复习过程,算是对自己这半年的总结,也希望有人从中获益。

先说成绩啦:专利法/相关法/实务:131/90/128

1、 个人背景

本人企业ip一名,入职四年多,平时工作范围较宽,如专利检索、分析、专利诉讼(如jp、de等)、国内外专利撰写、oa答复及无效等,对于专利法/细则/指南等平时都有涉猎。

2014年曾经参加过考试,但是,当时刚入行,而且复习相当不到位,大概只看了专利法方面的资料,实务只是看了两天模板而已,结果,自然是惨败!(专利法/相关法/实务:75/46/62)……不过,这应该都是自己预料得到的啦,毕竟没有付出的太多,自然不能奢求有相当的回报!

后来,11年和12年每到报名时,总是燃起报名的心,但是却老担心自己是否有足够复习的时间,自然又miss掉报名的时间。转眼间,到了13年,自己也快30了,工作上也出现了瓶颈,再加上本人的自信一直不足,认真思考后,就觉得与其总是一副提不起劲的样子,不如制定个目标好好冲刺,如此,就开始了今年的专代考试之旅!

2、复习材料

l 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大概花了1-2个星期浏览完,看完后对整部专利法有较为完整的认识,而且对于一些重点概念的理解也相对透彻;

l 法/细则/指南:基本配备,贯穿整个复习过程,至少阅读三遍;

l 杨立:真题分类集,我用的是2014年版

l 09-12年国知局出版的真题分析:主要放在后期做模拟考试用

l 吴观乐/欧阳石文:《专利代理实务应试指南及真题精解》,这本我看得不多,主要是看前面的分类试题的答题须知部分

l 杨敏峰:《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相关法部分》,貌似是在9月中旬时买了这本书,按照大纲排布,无真题的部分也会列出相应的考点,复习起来比较轻松

l 何越峰:《专利法律知识分册》,2014年版,大概九月初买的,这本书题目较少,主要是属于概念的串讲,后期巩固用;

l 录音:何越峰、韩晓春、祁建伟10年的培训录音,论坛貌似有资源;

l 培训班:广东知识产权局10月份的考前冲刺班

3、 复习时间

从五月中旬开始断断续续地看书,到六月中旬开始,基本上每天晚上下班看1-2小时,周末的话去图书馆看4-6小时,期间八月时感觉太累,松懈了一段时间,后来在考友加同事的鼓励下,继续坚持了下来。

4、 复习过程:

只能记得个大概咯

l 5月中旬-6月中旬:主要是浏览《中国专利法详解》、《专利法》以及《实施细则》,请注意,在看《专利法》和《细则》时应当逐字逐句地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每句话的重点,最好利用颜色笔将重点处标出,这样对于法条的理解比较好;

l 6月中旬-8月中旬:通读审查指南,边看边翻着相应的法条及细则,对于缩写的法条和细则对一一列明;然后,结合杨立真题,开始进行真题练习,练习时,对于容易错误的题目考点应当标记或摘录下来,并且在做完每章的题目时应当及时翻出指南中相应的内容再细读一遍,这样比较不容易掉下记忆;而对于一些较为小的考点,如专利代理相关的内容,其实每年考的内容都是差不多,最好能用笔单独记录在笔记上,方便后面记忆;

l 九月-十一放假前:重心移到相关法,但是,说实在的,民法、合同法等之类的那么一大堆的条款,对于我非法律专业而言,真的是太痛苦了,所以看了两天后我觉得还是直接从真题入手,这时主要利用了《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应试宝典:相关法部分》;但是,为了防止丢失关于专利法的记忆,在这段时间里,我晚上一般也花个半个小时左右重新翻阅法/细则和指南,此时,由于经过真题的洗礼,看指南时更加容易标记出每句话的考点所在;

l ps:上述复习过程中,在上下班或出门时,不定期地听培训录音,基本上,实务录音只完整听过一次,专利法完整听过两次,相关法则是一次。另外,也听过专利法及细则的语音版本一次。

l 十一放假后:继续看相关法资料,

至于实务的部分,则主要是看了一下吴观乐老师的书,但是可能有经验吧,感觉很多基本的东西都不太看得下去,感觉东西太多重复的貌似,所以这本书当时主要是关注了一下其中某些题型大体的答复逻辑或论述方式而已,也做了07年和08年的真题,但是都没有认真写完过,基本上就是推了个大体的思路而已;而专利法部分,则主要看何越峰老师的书,巩固记忆。

l 10月冲刺班:感觉最有用的就是听李超老师讲课的时候的应试技巧:不要乱上位或概况,交底材料里面已给出相应的共同特征,找出实施例或多个特征的共同点即可;做题前先整理清楚著录项目的相关信息,判断是否有不能使用的文献、新颖性论述和创造性论述的注意点等,这些恰好是我觉得自己最容易忽视的。上完李超老师的课后,我自己做了练习,按照李超老师说的方式 找出基本问题、基本方案、进一步问题、进一步方案等,虽然也没有认真写完,但是大体上思路掌握了……

l 至于剩下的半个月,则主要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利用国知局出的真题集来做模拟考试、并仔细参详各个实务真题中撰写的本质……最后,考前主要针对自己相对薄弱的章节,如复审和无效的内容,以及一些零碎的知识点,如假冒专利行为的处理、国知局行政复议的规定等做了整理,尽量地能拿一分是一分……

5、 个人心得体会

细心!这是第一个需要提醒的,选择题中很容易出现这题让你找正确的、下题让你选择错误的,自己在做真题的时候应当积极锻炼自己的注意力需要集中,避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不要掉以轻心!我自己在10年考试时,总觉得自己考的还不错,题目很简单,殊不知,早就踩了地雷而不自知!所以,当看到某些话很熟悉或很简单时,千万要看清楚题干,有可能差一个字就错了……个人觉得,对于实务尤其是这样,国知局的实务题目涉及的技术内容逐年简单,但是事实上很多地方很多话都有陷阱,譬如今年权要的“主要包括”等,而且对于实务要拿捏好细节部分,比如新颖性对比时应当论述“四相同”还是论述“一不同”。

坚持!我不太相信运气这回事,个人总觉得对于这个考试,打好了基础,就算考不了高分,也能考个过线,所以我也从来不相信所谓的“裸考”过线的说法。而且,说实在的,好好准备考试,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能够应付考试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知识面更扎实,更完善!

罗里吧嗦的一大堆,不知道啥有啥用的,纯属个人意见啦!

第二篇: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

有基础的8各月左右的 ……此处隐藏14617个字……>

4) 涉及发明创造由不同部分组成(例如摩擦轮打火机、衣架、易拉罐),而改进仅仅在于其中一个部分的情况(打火装置、衣架挂勾、易拉罐的开启装置)

这时在撰写题目中可以根据情况考虑以其中的改进部件为主题,也可以以整体为主题,也可以先写改进部分主题然后最后写包括上述改进部件的并列主题;但是在答复实质审查修改权利要求书的时候,如果原权利要求书中仅仅撰写了其中一个主题,我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对另外一个剩余权利的不同主题进行分案,如果在考试中进行了分案可能并不算错误,但可能也并不会因分案而获得分值。 例如,06年的实务,对于在2014年版和2014版指南下不能再写入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中的“用所述挂钩的衣架”,此时分案也没有太大的意思,因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质已经存在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的挂钩独权中了。 精选资料,全面复习:资料多了就会把自己搞晕,而且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就卷一而言,我觉得 专利法、细则、审查指南、真题 就够了,实践证明,卷二就用zhangsf110同学的宝书和真题就行了,卷三用真题和吴老的专利代理实务。另外,准备三个笔记本,分别记录复习过程中的每科的任何问题、总结、心得等等。

1.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卷一主要是程序、实体两个部分。程序法,包括申请程序、复审程序、无效程序等;实体法,包括授权实质条件、专利保护的对象和主题、对专利申请文件要求、专利权的行使和保护等。

2.自己总结。不要偷懒贪图别人的总结资料,只有自己总结的才能真正掌握。卷二相关法分为实体法、诉讼法、知识产权法、其它。实体法主要包括民法通则、合同法,侧重理解;诉讼法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主要靠记忆,可以从原则与制度、适用范围、主体、证据、庭审程序、执行程序等方面进行总结;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著作权法、商标法、布图、植物新品种,可以从权利的客体、权利的主体、权利的内容、取得权利的程序、权利的行使、权利的保护等方面总结。

3.筛选循环法做真题。练习真题,一套一套的做比较好。练习的时候准备专门的练习本,在上面写答案,勾对错。练习完一套之后,针对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复习相关内容,复习完成之后,再练习另外一套真题,然后再根据做题中体现出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复习,如此循环。最后应当做完所有的真题,再将所有做错的题目筛选出来,重新练习。如果你有更多精力,可以再这样复习一遍,当然,第二遍的速度肯定快得多。最后能保持95%以上的正确率的话,可以说,你不想通过也很难了。

4.卷二是提高法律部分成绩的法宝。卷一和卷二的难度不是一个级别的,卷一想考高分很难,卷二则不同。从所花时间和所得分数的比例上来看,卷二是提高法律部分成绩的法宝。当然,我的意思只是说应当对卷二足够重视,卷一部分肯定都是需要花大力气复习的,另外,不具备卷一的知识,要通过卷三也是很难的。

法律就是背真题。理解真题的出题意图,搞懂每一个选项。如果你也和我一样突击备考,那么就把其他资料全扔了,只留真题和指南。实务绝对的细节决定成败,我09年实务只写了第一题,最终能擦线我猜是因为我把评分标准中的给分点,各种套话说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

失误1,区别技术特征找错;失误2,对比文件找错;3. 时间不足,分案没写完,与分案有关的新创还有合案分案啥的一概没写。

要的复习资料:

电子材料:1. 思博下的课件(何越峰+韩晓春+祁建伟的那个) 何越峰老师的专利法听了3遍,祁建伟老师的实务听了2遍,韩晓春老师的听了1遍。

2. 审查指南2014 这个当工具使了,有疑问的时候在word版搜索,比翻书有效率多了。

3. 思博网站上2014-2014年的试题 考前每套题做了3遍。

纸质材料:

1. 审查指南2014

2. 专利法+细则

¥3.00+¥4.00小黄本也是科技处发的,考前的时候都被翻散了,记不清翻了多少遍了。没背,都是结合审查意见和何越峰老师+祁建伟老师的课件理解着看的。

3. 2014年大纲: 没仔细看过,但是相关法的内容全,当工具书使了。

4. 吴观乐老师的《应试指南及真题详解》

第一点就是卷面不要求美观但是一定要清楚有条理,因为考试时候很多人奋笔疾书的都写不完,所以再要求美观的话是不实际的,不过一定要让阅卷老师看起来舒服。就我个人经验而已,具体方法有,例如,字迹大方清楚(可以不漂亮但是不能龙飞凤舞),注意适当分段,可以以大标题及小标题甚至是目录等各种方式对卷面的版面进行规划以使得版面更有条理,可以以下划单线或双线形式对答卷中的重点进行标注(适度标注,不要太多),以空行形式对版面进行分隔使其更清楚美观,等等等等。一个字迹大方清晰、版面有条理、使得阅卷人更加容易地注意到答题重点的卷面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点套路答案的熟练掌握。新颖性创造性分析问题几乎是必考的了。这方面的套路化分析是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基本上这部分中的分数点会占很大一部分。特别是考试中得分是以分数点来计算的,所以只要保证套路性的内容都答全了,即使对于具体案例、技术问题的分析不正确,也不一定不及格。

第三点具体案例和技术方案的分析。这部分常常是考生纠结的部分,基本上一考完,大家彼此询问的都是对于具体案例怎么理解的。不过我个人观点是,具体分析是重要的,但是不是考试成绩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并不一定分析对了就一定能过,也不一定分析错了就一定不能过。首先拿到卷子,分析案例是一定的,这部分所用的时间根据各人状态或赠或减,以能够充分理解案例并留出足够书写时间为宜。对于案例的分析,我个人认为,不要钻牛角尖(我是机械的所以以机械考生的角度来分析),因为考试时各个专业的人都有,一般考的都是生活机械,所以机械专业的人千万不要以自己来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因为其他考生中一定会有很多人的技术背景是远远达不到机械专业考生的。过分纠结于技术,不仅不一定得到正确答案,反而会耽误答卷时间,毕竟这是个代理人考试,而不是理工科考试。

第四点,不要犯错误。这里的错误指的是形式错误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错误这两大类。形式错误中,例如错别字、权利要求格式(标点符号)等问题。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错误,例如权利要求中多项引用、从属权项主题不正确等,以及修改时机、修改内容(答oa不能加从权,复审无效时的修改)等问题。

第五点,答卷篇幅,尽量写,宜多不宜少,写多点起码给阅卷老师的感觉是有货=,=。

以上第二点和第四点是保证得分不丢分的内容,第一点和第五点是给阅卷老师方便给自己方便的内容,而合理掌握第四点能保证不耽误考试。

读了本文的人还看了以下的文章:

非常有用的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经验(收藏)

专利代理人考试-代理实务撰写经验

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

专利代理人考试

专利代理人考试-一些心得:连贯、认真、法条、评分标准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心得(全文共1825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